怎样解决孩子阅读困惑
“不知道如何检验自己的阅读效果”“不知道读什么样的书”“不知道好的读书方法”“没有找到自己的阅读兴趣和方向”“读到一半就不想读了”,青少年及儿童的这些阅读困惑,来自去年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开展的《2023年青少年及儿童图书阅读调研》。虽然这个调研时过快一年,但是问卷中反映出的青少年及儿童渴求阅读指导的呼声,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帮助孩子们解决这些困惑,记得去年12月我们还为此专门召开了相关研讨会,邀请各方阅读专家乃至中小学教师献计献策,今天想来中小学生渴求的阅读方法问题,仍可看作未找到有效的答案。最近,这个答案在笔者看来找到了。前不久,笔者在纪念叶圣陶先生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收到一本《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书中叶老谈阅读的5篇文章,虽然写于上世纪40年代,可细读下来感觉阅读理念并不过时,不只对今天的教师有引领,就是对家长同样有指导作用。进一步而言,中小学生渴求的阅读指导将有方可循。为此,领悟80多年前叶圣陶提出的阅读理念是有必要的。
做好精读的几个步骤
叶老倡导精读和略读。对于精读,他认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前,需让学生先通读全文,这一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要查字典。叶老认为,多认识一个生字、生词,就好像攒钱,会增加一分财富的总量。然后是做笔记、写阅读感受,最后全班讨论。讨论之后,并不意味着精读结束,课外还需有几个环节加以巩固。
第一个环节是吟诵。在叶老看来,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更深,自然而然地便进入纯熟的境界。
第二个环节是阅读相关文章。怎么阅读相关文章?叶老推崇夏丏尊先生在《阅读什么》中关于寻找相关文章的方式方法。夏丏尊先生说,各位在语文(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教科书里读到陶潜的《桃花源记》,这篇文字是晋朝人写的,如果想知道晋代的文字情形,就去翻《中国文学史》,这时《中国文学史》就成了相关参考书。《桃花源记》写的是一种乌托邦思想,英国的社会思想家马列斯写的《理想乡消息》和《桃花源记》性质相近,这时《理想乡消息》就成了相关参考书。《桃花源记》是记叙文,如果想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格式,就去翻阅记叙文的作法类图书。还有这篇文章的作者叫陶潜,如果想知道他的为人,就去翻《晋书·陶潜传》或陶集,这时《晋书》或陶集就成了参考书。
叶老慨叹,读了一篇《桃花源记》,就可带出许多相关图书,学问大家的知识广博与精深,差不多都是从寻找相关文章的方式方法中得来的。
做好略读也需几步骤
强调精读重要的同时,叶老也大力倡导略读。叶老认为,学生们在精读方面获得了种种经验后,可以自己去读长篇巨著或者短篇文章,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不是说不需要指导),这就是叶老所说的略读。
叶老指出,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因此,略读不是“粗略地”阅读,也不是“忽略地”阅读。略读的“略”字,还需教师提纲挈领地指导。
略读和精读的区分在于,精读的时候,教师给学生纤屑不遗地指导;略读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提纲挈领地指导,其目的也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一个人有了这样的习惯,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
教师(笔者认为还应包括家长)如何提纲挈领地指导?第一,版本指导。叶老认为这方面的指导宜运用校勘家、目录家的知识,“学生受了这样的熏陶,将来读书不但知道求好书、读好书,而且能够抉择好版本图书,会受用无穷。”
第二,序目指导。序目指序文和目录。读书先看序文,是一种好习惯。叶老认为,“对于具有提要和批评性质的本书序文怎能忽略过去?所以在略读的时候,必须教学生先看序文,养成他们的习惯。”看序文之后,看目录也是学生阅读前需要养成的阅读习惯。
第三,参考书籍的指导。叶老说,一般学生读书,往往连字典词典都懒得翻,更不用说跑进图书馆去查阅有关书籍(原来80多年前的学生也不爱查字典)。这种“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一时可以马马虎虎地混过去,但是养成了习惯将不能从阅读中受益,将来如果做专门的研究工作,更难有满意的成就。
不过,叶老也指出,参考书指导需考虑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想了解某个史实,不必查“二十四史”,阅读一部现代人编的通史即可。再退一步,阅读所学的历史课本也行。教师或者家长千万不要把自己所知的书目洋洋大观地开列出来,否则学生会望洋兴叹。
第四,阅读方法指导。这是笔者最为关心的内容。叶老除强调精读的方法外,指出略读必须脚踏实地,毫不苟且,才有效益。否则“过目辄忘”,“展卷而无所得”了。
第五,做读书笔记。叶老认为,做笔记是阅读过程中不得不做的一种记录。他简单归纳为几个疑问以示重要:阅读中看到的能够触发灵感的文字,怎能不记录?阅读中看到的重要的解释与批评,怎能不记录?阅读中看到的有助完整的理解与认识的内容,怎能不记录?
如果用今天的考量,领悟叶圣陶的阅读理念,无论是精读还是略读,笔者仔细揣摩后认为,其在解决青少年及儿童阅读困惑方面都有指导价值。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并非泛泛之谈。如果再往前追溯,一代又一代先哲们的读书哲思也是个宝藏,也值得今天的我们去深挖、去体会,并积极而有效地应用于中小学生阅读辅导中。倘若此,当今青少年及儿童急需的阅读指导或许会早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