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加载错误
新闻详情

数智时代线上线下地图融合出版发展路径探究

发布时间:2024-11-14 作者:朱艳霞 单位: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阅读量:5118

地图,凭借其在地理知识传递、地理环境图形化展示以及地理空间信息表达上的独特功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之一,彰显了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深刻洞察力与智慧。只要人类社会活动不息,地图的需求便将持续存在。当今时代,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深刻地塑造着各个行业的变革,地图行业作为传统行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影响,三维地图、数字地图、智慧地图等一系列新型地图形态应运而生,这给传统的地图出版行业带来了挑战,并加速了其转型升级的步伐。此外,智能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也进一步促进了这一变革。因此,地图的制作方式、传播手段以及应用场景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正迈向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道路。数字地图已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民众的日常需求,还是国家的决策管理,都彰显了“地图+”的发展态势。从另一视角观察,地图仍然是消费者的必需品,但其价值不再局限于物质形态,而在于其承载的信息与服务,这构成了消费者使用的核心目的。

数智时代背景下,出版融合是一场传统纸质出版行业发展的自我变革,本文从出版社角度,基于融合出版的发展特点,对地图融合出版展开研究。

线上线下地图融合出版原理

线下地图是依赖于传统的出版社地图编制与出版等技术,并遵循相应地图出版管理规范与出版流程制作出的实体地图,涵盖“设计-编绘-出版”这一完整流程,主要环节包括地图信息相关资料搜集、地图设计、地图编辑、地图审查、地图审图号申请和地图印刷等。相对而言,线上智慧地图则是通过互联网平台的线上交互式应用,利用增强现实(AR)技术作为信息传播媒介,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将地图数据与应用程序之间产生交互关联,从而实现线上线下地图的虚实结合,拓展了实体地图内容的纵深程度。这一创新不仅延伸了地图的应用边界,还能构建线上线下协同的智慧地图服务体系。

线上线下地图融合出版要点

传统线下地图编制概述

线下地图依照“设计-编绘-出版”这一传统的地图出版编制流程展开,其中,地图的设计与编绘是出版的前提与核心环节。

地图设计处于地图出版前的筹备阶段,是地图在出版前的所有准备、构思、企划、设计等所有过程的总称。地图编绘以地图总设计文档为根本遵循,在掌握地图的用途和制图要求后,对搜集到的相关地图资料进行系统性地整合与编辑加工,然后借助编图技术和制图软件,将综合整理后的资料以地图语言的形式进行视觉化绘制表达,这一过程主要涉及地图标识、地图符号、地图标注、地图色彩等。简而言之,地图编绘就是将整个地图资料图形化的操作过程。

智慧线上地图服务建设

新媒体时代,地图已超越了传统纸质媒介的范畴,延伸成为网络地图、手机地图、数字地图乃至智慧地图等全方位、信息化的全媒体地图产品。在出版社的实践中,地图制图领域已从传统的聚焦于现实世界,逐步扩展到虚拟世界及网络世界。借助AR技术,可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的场景中,实现人与环境的交融互动,使实体地图的标识信息融入现实生活场景,从而提高人的认知能力。

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小程序作为软件系统中的轻量级应用,具有灵活性强、易操作、轻量化、无须下载等优势,更适合作为地图的线上载体,其便捷的使用体验使之逐渐成为地图行业的一种新的产品形态,也给地图出版社带来了新的创新发展思路。出版社可以以AR技术为媒介,探索线上地图与小程序应用的深度融合模式,通过常用的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信息间的交互关联,实现线上、线下地图虚实结合,加强实体地图的应用范围。

线上地图交互式服务体系 在正式推行线上地图之前,出版社首先需构建一个全面交互式线上地图服务体系。该体系以实体地图为服务入口、小程序为内容交互平台、云端服务为支撑,通过地图可视化、AR、图像识别、大数据应用等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的深度整合,打造出一个“线下可触达、线上可视化”的智慧地图服务新范式。

服务入口:线上地图服务依托于出版社发行的线下实体地图作为起始接入点,小程序码则是小程序应用的唯一入口。出版社在线下实体地图的制图需求上,需要进行线上地图的标识表达,引导消费者用手机端“扫一扫”功能,通过扫描特定的入口码,页面即可跳转至与实体地图关联的小程序,进入到线上智慧地图的应用界面。在用户浏览线上地图内容的同时,还可以开启AR识别服务,享受沉浸式的地图服务体验。

服务内容:通过小程序上线上线下地图的信息交互,将旅游指南、本土文化、风俗风貌、自然环境、人文资源等实体地图中无法展示的地图信息内容,以图文并茂、音频解说等多样化的媒介形式,展现在线上智慧地图中,实现AR场景综合呈现。

服务方式:以移动终端作为线上地图的信息服务载体,以交互式操作为线上地图提供服务支撑,结合小程序+云服务+AR这三种高度集成的服务方式,在丰富地图服务展示形式的同时,还能实现地图信息的动态更新与多维度呈现,为用户带来便捷与优质的互动体验。

线上地图编制要求 实体地图在通过AR识别时,需要作为独立的要素呈现,但是有一个必须存在的前提,就是需要具有清晰的识别特征,相较于常规的AR识别对象,实体地图上的AR识别点往往聚焦于地图上的某个地图符号作为特定的印刷专题标识,它们具有数量繁多、识别对象微小、识别特征不明显及分布不均衡等特点,因此识别线上地图时经常会发生识别率低下等情况。

此外,由于地理要素的分布在空间上是连续的,地图在制图范围内需具备连续性的特征。不同的地理要素通过点、线、面等多种视觉元素呈现,这种多元化的呈现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地理信息的完整性。然而,在不同地理要素的覆盖、切割下,不同区域间的地理边界与各类其他点、线、面符号混杂(如行政区边界和道路、河流等的线性标志纷繁交错,风景区的点状标志和车站、乡镇等点状标志星罗棋布,湖泊、沙漠或行政区等面状要素呈现不同颜色而斑驳陆离),这些密集分布的各类视觉元素使不同区域之间的分隔模糊,难以辨识。

基于上述地图的特征,出版社在推行线上地图和线下地图融合出版时,需要以实体地图作为对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与地图要素紧密关联的网格系统,通过将地图均匀划分为尺寸一致的网格单元,实现实体地图要素与云端线上地图网格要素之间的一一对应,使得实体地图信息能够通过AR技术得到有效识别。当扫描实体地图时,系统能识别出对应的地图网格,并在线上地图上同步展示出该网格区域所涵盖的专题地理信息及相关咨询服务。

因此在编制线上地图时需要注重以下三个关键的环节。

确定网格尺寸:为了实现线上地图和线下地图的关联,并且保证实体地图的扫描和识别体验更佳,需要创建科学合理的网格尺寸。由于影响识别的因素较多,因此尺寸的确定相对复杂。首先,需要确定地图尺寸,其次,手机的型号、扫描距离的远近、光线的明暗也会对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经过综合研判分析,一张全开地图的网格尺寸在设置为0.5cm×0.5cm的规格时识别效果更佳,因为目前这一规格对绝大多数条件而言是可适配的。

网格编码:在线上地图和线下地图上按照确定好的网格尺寸划分网格,并对其进行编码,一个网格一个编码,每个网格编码中都会含有相应的地图要素信息。

建立线上线下网格与地图要素的对应关系:将编辑好的线上线下的地图网格及其内部信息要素之间建立一对一精确对应关系,从而保证所有实体地图中的地图标识位置点位的信息都能够在线上地图上体现。

融合出版背景下地图出版的核心路径与策略

加强技术支撑,促进地图融合出版的智能化进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AR、5G通信、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各行各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地图出版领域,这些技术极大丰富了地图的可视化能力及沉浸式用户体验。地图出版社应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化技术优势,研发融合小程序应用与视觉环境渲染的地图表达新技术,深化并拓宽地图内容的表达层次。此类在线智慧地图能广泛应用于多种场景,确保用户能无须下载、随时随地便捷地访问高质量的地理信息。因此,加大技术支撑力度,对于加速地图融合出版的智能化进程至关重要。

传统实体地图的制作,根植于地理信息与地图制图原理,但面临着地图数据利用率低下、使用不便以及忽视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地图出版社亟须利用人工智能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突破传统地图制图技术的束缚,引领地图向更高效、更智能、更个性化方向迈进,这是地图出版领域面临的关键挑战。针对这一现状,我国为数不多的几家地图出版社协同合作,共同构建智慧地图数字出版服务平台,该平台应覆盖PC端与移动端等多种应用场景,实现智慧地图的综合集成,并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石,构建现代化的智慧地图系统,为数字地图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强调专业优势,构建融媒体产品线与服务体系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载体展现出内容多元化、智能化、移动化及广泛传播的特性,这要求地图出版社加速传统产品的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化提升。需借助新媒体、新技术的力量,深挖独特的地图内容资源,创造地图数字化应用的新场景。为此,应构建一个纸质地图与数字产品相辅相成、线上线下相互促进的全方位的完整产品线,推出一系列彰显地图专业特色的融媒体产品与服务体系,从而加速推进地图产业迈入数字化新业态的发展阶段。

当今,智慧地图相关的数字化新业态对各家地图出版社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地图出版社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应对挑战,不断强化现代化数字技术,依托大数据地图的制图技术推动智慧地图的发展,实现线上线下地图出版融合发展。(作者:朱艳霞 福建省地图出版社)